关于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分析报告

一、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二、调查目的

为了能深入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特意进行了调查问卷。

从大学生消费结构入手,我们可以总结出大学生消费的几个特点,这里面既反映出了大学生消费积极合理的一方面,也反映出了部分不合理不理智的消费特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可以从这些特点中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支新兴的消费力量,其消费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本分析报告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造成大学生不良消费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增强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观念。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当务之急是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大学生认清什么是正常消费,什么是盲目攀比消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

四、调查时间及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2018年11月21日至2018年11月28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五、调查方法

采取网上调查的方法,具体方法则是使用互联网的网上发放问卷以及发送电子邮件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利用“腾讯问卷”服务平台上来发布设计好的问卷,并利用调查者自身的微信、QQ、微博等方式来向在校大学生分享问卷。

六、调查问卷:关于在校大学生消费观的调查https://wj.qq.com/s/2914643/fb6e/

七、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一)问卷题目设计思路

被调查者是否有消费意思,此问卷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在问卷的题目上主要是对大学生平常的消费做一个调查,从一到五题,都是针对大学生的个人情况,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从而六到十题是调查大学生的网购经历。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分析

本次关于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个人的社交账号在网上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调查问卷截止调查者撰写调查报告之前共收集了37份有效问卷。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调查者有59.5%的人是女生,男生是40.5%,女生占多数,且以大二居多;大一是10.8%,大二是:75.7%,大三是:5.4%,大四是8.1%;从此数据可以得出,女生的网购经历要比男生多一些,今年的双11销售量排行的也是母婴化妆品居多。

(2)关于在校大学生的家庭所在地显示,居住在城市的有35.1%,城镇18.9%,乡村45.9%,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遍布全国,小到山村,大到城市。

(3)在校大学生月生活费分析,600元­~800元35.1%,800元­~1200元21.6%,1200元­~1400元27%,1400元以上占据16.2%。根据这些数据得出,月生活费较高的大学生,消费的水平也会居高,当然,现如今高收入的家庭也不计其数。

(4)关于生活费的剩余,有45.9%的人正好够花,有27%的人有多余,有27%的人不够花,从这些数据看出,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对自己消费把控得很好,也是有少数人没能把消费水平控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5)对大学生的网购经历分析,有网购经历但很少的人占48.6%,经常已成习惯的人有45.9%,没有网购经历的占据5.4%。从数据看出,有网购经历的大学生占据大多数,购物已成习惯的也是居多。

(6)大学生通常在哪些网站购物分析,在天猫上购物有78.4%,淘宝89.2%,京东45.9%,聚美优品18.9%,唯品会16.2%,苏宁易购13.5%。从以上数据得出,马云的天猫淘宝已经占剧大学生的网购消费,在电商的行业领域更是名列前茅。

(7)大学生网购的商品分析,购买鞋包衣物占据75.7%,电子产品32.4%,食品48.6%,生活用品45.9%,文化体育用品21.6%,护肤美妆45.9%。由此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穿衣打扮上花费较多的金钱,食品及生活用品也是居多,用在文化体育用品上就较少,所以大学生在学习上并没有花太多的金钱购买学习用品。

(8)大学生网购的频率分析,每天网购16.2%,每周4-6次10.8%,每周2-3次8.1%,每周1次2.7%,每月2-3次27%,每月1次16.2%。更少次数18.9%,由数据的分析得出,平均每个人每月都要购物2次以上,从而看出大学生把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消费到网购上。

(9)大学生在哪些场所用餐,在食堂用餐占48.6%,饭馆16.2%,路边小摊外卖10.8%,快餐店24.3%,从数据的分析得出,在食堂的用餐率还挺高,经济、实惠、干净,路边小摊就较少些,可能考虑到卫生问题,从而看出大学生月生活费的三分之一都是用于吃饭。

八、总结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调研的一些主要数据,可以反映出在校大学生消费观具有如下的特点:

1、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2、过分追求时尚和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3、大学生对于为创业做的准备中得到则是大部分人注重去企业实习,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看创业书籍、向知名企业家请教、参加创业计划大赛等,为创业前做的准备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大学生对于国家的优惠政策的了解还是比较缺乏的,应该在这方面花费一些时间去咨询相关信息。

综上,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历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是受身边及社会媒体宣传诱导的随机消费。

(二)建议

1、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这方方面面,对于成长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的影响,因而造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不健全。大学生其实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市场,社会各个方面应该规范合理的开发这个可行的巨大市场,从而稳定大学生的消费观 。 

2、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主要是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一是增强独立意识,培养理财能力 ; 二是克服攀比心理,培养良好消费风气; 三是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消费计划。

3、建立健康的消费文化环境

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还需要建立健康的家庭消费文化环境。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是子女最开始的模仿对象,家长的消费行为及消费观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无形地反映出来,给予消费自主同时注意情感的教育,对消费要求给予区分,加强劳动教育,促成勤俭节约消费观的形成。

4、建立健康的社会消费大环境

当大学生受到享乐、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的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的倾向。当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交往活动和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缺乏健康的消费文化方式的引导,基于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身心巨大的影响作用,学校应该积极扶持和建立大学校园新风气、推动新消费文化的生长。

九、调查活动总结

(一)成就与收获

通过此次的问卷调查活动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从问卷的题目编排制作及发放与收回,整理与分析,我懂得了更多的关于调研报告撰写的技巧。这不仅仅对我的动手能力的锻炼,同时也是对于我们的诚信的一种考验。

(二)不足

此次调查范围只是局限于自己的人脉圈子,没有调查到更多的大学生,并且大多数受访者是与我同级的大二学生;由于问题个数比较少,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没有考虑全面,结构有一点欠缺合理。、

从数据上得出,自己的人脉不够广,所以回收的数据较少,从而没有很好的分析出大学生的具体消费倾向。

总结通过这次的问卷调查我更深入的了解到在校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基本情况,通过本次调查报告,我们惊人的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在这个走向成熟的阶段是如此的迷茫,消费观令人堪忧。绝大多数同学对于自己每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科学的规划,有的在不够时就向家人索取,而有的人则玩起自虐,省着撑到下个月。具统计报告,很多大学生一年消费掉了父母中一人乃至两个人的全部收入。作为没有收入的纯粹消费者,这样的行为不难让长辈们指责我们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所以,对于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是刻不容缓的。

陈贤凯(2018-11-28) 评论(0
0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