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一、内容摘要

当前,国内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食品安全”已成为了一个社会热点词汇,是人们谈论的重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食品质量问题引起的事件却屡见不鲜且越来越多,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染色馒头……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我展开了这一次关于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可以更加了解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借此提高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调查目的

调研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我校大学生食品消费习惯;

2.了解我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和认知程度;

3.了解我校大学生遇到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维权情况;

4.了解我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

三、调查内容

了解当下大学生关于食品安全以及遇到过的一些问题。通过归纳总结样本并进行分析,推断出大学生对于食品安全意识的看法以及出现的热点问题。结合现实,分析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弊端,结合现实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四、调查时间及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2018年11月14日至2018年11月21日

调查对象: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五、调查方法

采取网上调查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在网上发放问卷的调查方式。利用“腾讯问卷”平台发布设计好的问卷,并利用调查者自身的微信、QQ、等方式来向在校大学生分享问卷。

六、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问卷:https://wj.qq.com/s/2890945/041c/

七、问卷数据分析结果

(一)问卷题目设计思路

查看受访者是否对食品安全有想法、买东西的频率、去就餐点的原因等详细信息以及对接受食品安全意识的受教程度和注重意识。

(二)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分析

本次关于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通过在网上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的。本次问卷使用腾讯问卷,调查问卷截止调查者撰写调查报告之前共收集了189份有效问卷,问卷实时访问量227,回收率83%,平均完成时间为0分38秒。回收来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微信,达到了143份,其占比为76%;移动设备占了86%,其中Android系统占了85%,iOS系统只有1%;地域分布来自海南省的达到86%位居榜首。

以下是具体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https://wj.qq.com/stat_chart_share.html?id=2890945&share_id=2kdip1z9l5

1.调查结果显示男的占比数是59.8%,女的占比数是40.2%;由此可见,男生比女生更注重食品安全这方面的知识。但也不排除女生其实也关注,可能我的朋友圈没有那么多。

2.调查结果显示15-20岁的为56.6%,20-25岁为38.1%,25-30岁为3.7%,30岁以上为1.6%;参与调查的人群为在校大学生,基本年龄都在15到20岁左右的居多,还有20到25的也有大部分人,30以上的是很少的。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普遍都是年轻化,15到25岁这之间是正常上学年龄。

3.调查结果显示每月开销300以下为24.3%,300到400为30.2%,400到500为16.4%,500以上为29.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都较高,调查者在各个范围条件都有,300-400的是居高的,这说明中国小康社会在逐步改善的更好,大学生对饮食这方面也是比较注重改善的。

4.调查结果显示经常的为23.3%,一般的为43.9%,偶尔的为24.3%,几乎没的为8.5%;大多数调查者的安全意识还是有的,有些情况是这样,知道了但也不太在意或者是觉得无所谓的感觉。

5.调查结果显示经常有的为20.1%,很少有的为56.6%,从来没的为23.3%,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买到过期的食品的频率不是很高,常有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第一、买东西的时候有看保质期之类的;第二、临近过期的促销产品很少购买或者购买了很快食用完;第三、超市小卖部或者一些零售店都会定期检查这方面的保质期。

6.调查结果显示扔掉不吃的为36.5%,觉得问题不大而继续使用的为31.7%,向有关部门投诉的为28.6%,为了不浪费而吃掉的为3.2%;数据显示绝大多数还是为了安全不会去吃买到的不安全食品。我觉得这种做法是比较好的,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才是首要的。

7.调查结果显示选超市的11.1%,小摊贩的为72.0%,批发市场的为13.2%,零售店的为3.7%,数据显示大多是人都知道小摊贩出现食品问题最多,毕竟三无产品特多,如街边的一些大爷大妈卖的一些泡菜、鹌鹑蛋、寿司、酸粉之类的。我是很少去买这些东西,我更愿意去店里购买!

8.调查结果显示选成分的为12.4%,品牌的为37.6%,口碑的为35.5%,认证的为14.5%,数据显示大部分人都偏向食品的品牌和口碑。毕竟牌子摆在那里,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毕竟牌子大了不会出什么事,生产商更注重食品的安全;做那么大了,谁想去砸自己的招牌不是吗。

9.调查结果显示选餐厅的为42.9%,小餐馆的为57.1%,两个选项的人数都差不多,觉得两个地方都一样去哪吃都行。在海软我就发现,放学去学校饭堂吃饭的人是还是比较少的,反而学校的前门、后门,一放学就很多人拥挤在那排队打饭。

10.调查结果显示选基本常识的为22.8%,实际案例的为41.8%,法律知识为26.5%,其他为9.0%;大多数的人还是会选择了解实际案例,这样在生活中会觉得好用的多,选择基本常识和法律知识的的人也多,但还是会觉得实际案例会更有用。

11.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食品来源的为25.9%,食品添加剂的为48.7%,含农药残留食品的为25.4%;半数人担心食品中的添加剂,毕竟食品中的添加食品添加剂的东西太多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不得不引起重视。

12.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忍气吞声的为24.9%,找卖家要求退款或赔偿的为56.1%,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的为19.0%;大多数的人会找卖家理赔,作为一个消费者肯定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不是找店家就是去找相关部门投诉。

13. 调查结果显示选向有购买经验的人为30.7%,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的为42.3%,电台,电视,网络的为24.9%,知识讲座的为2.1%;除了通过知识讲座了解食品安全消费知识的占比少以外,其他占比多很高,知识讲座在大多数人生活中都接触的较少,占比就少,报纸杂志媒体最高,手机普及的增加,食品安全通过媒体的传播的频率就大大的增加。

14. 调查结果显示选60分以下的为34.9%,60-80分的为51.3%,80分以上的为13.8%;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还是不高,选60-80分的多,觉得当前的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的。

15.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经常的为28.6%,有时为48.6%,从不的为24.9%;半数的人选择有时,说明学校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多,有待完善。

(三)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从整个答卷回收情况看来,大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还是不够完整全面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校平时的教育不足,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薄弱,社会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不够和家庭的原因。食品安全不是说政府还是企业的责任就可以了事的,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也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因为调查对象的限制,通过问卷只能得出我校大学生这一个群体对食品问题的态度这一个方面。但是我认为要分析下导致食品问题的其他具体原因,让人有所了解。这也是此报告的目的所在。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安全的,但是维权的意识相对薄弱。

解决方法:

1、在平时留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

2、购买商品时多注意,不要盲目购买便宜货;

3、多了解一些消费者权益,要懂得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自认倒霉;

4、学校领导要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重视,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思想;

5、学生们若在校内外发现不卫生的食品,可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若物品发现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费者权益协会举报。

八、总结

(一)成就与收获

通过制作这个问卷调查,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并且一一解决了。同时也在过程中学习到很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及自学能力,了解到不少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注意事项。

(二)不足

调查对象局限于我校的在校学生,自身的朋友圈还很有限,调查的的问题不够多,涉及的方面不够全,得出的数据不够完善,总结出的数据的准确性不是太高;往后还需加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Lxy(2018-11-28) 评论(0
0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