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率设计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一、内容提要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用统一严格设计的问题,通过书面语言与被调查者交流搜集信息和资料的方法。问卷调查是教育科研中常用、实用、易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和其他调查方法相比较,问卷调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标准化程度高(2)匿名性强(3)效率高,但调查问卷也有以下几个缺点:(1)如果所选样本不够具有代表性,则比较影响结果(2)若参与者不配合,将极大影响结果(3)如果所处问题比较复杂,将会让参与者难以回答。本文将对问卷的设计以及数据分析心得传给大家。
二、报告正文
(一)选题说明
(二)实践流程
1. 在浏览器搜索腾讯调查问卷或者直接进入问卷网,根据提示进行登录,可选择QQ或微信直接登录,接着就有创建问卷和模板选择,推荐自己编写题目,可以让自己的问卷富有创造性。
2. 根据网络营销能力秀要求在线问卷设计、投放及回收获取被调查者对当前网络营销相关热点话题的看法,并了解网络调研数据分析方法。选择了关于双十一大学生网购消费情况的调查,设计了一份简单的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最后完成统计报告。
3. 当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在能力秀个人后台提交完成的报告,在报告中得附有调查问卷的超链接,在报告审核通过后进行任务提交等待最终管理员审核。
(三)操作方法及技巧
一下我会为大家讲解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调查问卷
1.研究目的要明确
我们做的研究可能有需求方,了解清楚他们的期望。尝试用一句话描述本次调研的目的,这考验的是我们对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及研究的根本价值的了解。
目的→假设→变量→问题
从根本目的出发,我们可以衍生出一些具体假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先对目标群体做个访谈,帮助我们拓展思路和形成假设。每一个具体的假设都揭示了我们应该测量哪些变量,而每个变量可能需要用多个问题去测量。“目的→假设→变量→问题”这个架构树帮助我们紧贴研究目标去思考应该提出哪些问题。
2.对于问卷设计来说,好问题的标准是什么?
好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测量目标,也就是问题实际上要测量的事件是什么;其次,对于这个测量目标,好问题能够有较高的信效度,也就是能够达到稳定而准确。
3.要尽量减少测量的偏差,有几个基本条件:
(1)要让用户,并且是所有的用户都能够以与你相同的方式理解问题。需要检视问题中的每一个概念,确保没有歧义。比如,“运动”是否包含“散步”?“月收入”是指税前还是税后、是否包含投资理财等其他收益?
(2)确保用户能够回答你的问题。用户可能因为不知道相关信息(“你上周通过运动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无法准确回忆起相关信息(“你上个月有几天没吃早餐?”)等原因而无法回答。
(3)确保用户愿意回答你的问题。如果用户不愿意回答,他们可能随便选择一个答案来应付。如果涉及到比较敏感的问题,让用户知道为什么你要问这个问题,并且让他相信你会对此保密。
(4)确保每个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选项,并且避免诱导他们做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选择。
4.问卷的发放技巧
(1)合理利用自己的朋友圈,空间,微博等平台,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让挚友帮助宣传。
(2)利用抽奖或各种形式的吸引用户参与,参与活动者必须填写问卷并转发问卷到朋友圈,借鉴社交零售可达到病毒式推广的效果。
(3)抱团合作与其他问卷设计者合作,利用友好性的语言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问卷,以此可以互相提高问卷填写数量。
(四)效果分析
我在编写问卷调查的时候用的是我总结出来的技巧所编写的调查问卷实时访问量为66份,有57份问卷被填写,回收率百分之八十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用的正是强力推荐给你们的这个方法。另外问卷推出方法也是用我所写得方式进行推广的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希望你们也能达到目标。
三、活动总结
1、收获:
2017年春季网络营销能力秀眼看就要结束了,刚开始很反感这个网站,因为总是要写文章,我也并不会写文章,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让我头疼了好久。直到随着这个活动的进行,我慢慢克服了这一心理,开始发现写文章其实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他可以让你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写文章。
除了这个以外,我也通过这个活动拥有了自己第一个公众号,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并且让大家阅读,点赞转发,这其中不乏有很多的营销技巧,让我也知道了很多网络营销种类及精髓。
以及问卷调查的设计也在这个活动中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为我以后的设计做好了完美的铺垫,让我成长了很多,也真正懂了什么是网络营销。
2、不足:
粗心大意往往是最可怕的,好几次任务由于没有仔细阅读任务要求导致最后任务失败,比如没有加链接,没有达到转发要求等都让我错失了好几个任务的完成,这也给我的人生好好上了一课,当然懒惰也是很可怕的,总会让人一拖再拖,总之这次活动也暴露了我很多的问题,让这次活动没有做到十全十美。
最后 ,无论结果如何,我都由衷的感谢老师,感谢能力秀给了我这次机会,让我见识到了网络营销不一样的魅力,也让我接触了博客、百度百科、公众号等平台,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成长了不少,我得对你们说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