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营销实践专家,工商管理硕士,98年起就踏上了中国互联网商业化的征程,至今仍在探索与发现中。雷迅在线创始人,《中国互联网协会企业网站建设指导规范》(纲要)首期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
自称“草根”,还是许长智的自省之语:他一直坚守着“农民的儿子要诚信、勤奋”的朴素人文观。如今,他领导的雷迅科技进入了历史性的新纪元。在谈及今后与门户网巨头的关系时,许长智睿智地一笑:“要深度合作,我们是各种互联网厂商在技术、产品及服务终端化最好的代言和延伸嘛。”
前传
1997年以前的许长智,兜里很少有超过100块的现金,在青岛做过文秘、销售等等算不上喜欢的行业,推销过从保健品到生铁的货品,苦苦寻找着值得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直到进入北京商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做了名业务员,许长智才由“生存”转向“发展”。
凭着东北人特有的那种倔强和坚韧,许长智满青岛的跑着接触客户。企业对上门推销的一般没什么好感,况且是当时普及度不高的互联网企业,极容易被人认为是“骗子”。许长智硬是第一次被赶出来第二次再去,感动了冷漠的客户。
所谓的“电子商务”,在十年前不过是把采集到的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录入光盘、放在网上,每1 、2个月通过传真把行业动态传给企业,和许长智现在的雷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根本没法比。但那种操作模式在当时确实得到了企业极大地欢迎。
做到商鼎的北方业务副总裁后,许长智渐渐发现了家族管理企业的弊端:“年初承诺的利益到了年底不兑现,企业人心涣散,这是我后来领导企业时千方百计要避免的前车之鉴,”许长智说。
创雷迅
2000年10月,许长智用自己仅有的三万多块钱创立了青岛雷迅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给青岛地区的中、小企业做网站、申请域名和网络营销等互联网增值服务。“第一桶金是从代理胶东地区3721网络实名淘到的”,许长智说。
3721自1999年创办以来,逐渐成为中国著名互联网品牌之一,以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在线营销闻名全国。在代理网络实名的几年里,雷迅的队伍从十来个“元老”迅速壮大到300多人、8个分公司的规模,并且是拥有5万多中小企业客户,年营业额超过4000万元的“明星”级网络营销服务商。
点开雷迅科技的互联网商务平台“雷迅在线”,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被简化为“供”和“求”。正如许长智所说,“商品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其实就是‘供求二字”。他简单地描述了一下网络营销的强大功能:比如有人想购买石材,又不掌握生产企业的情况,只要输入关键字‘石材,就能搜到全国各地的石材加工企业,内容详细到生产企业的员工数和联络方式,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超大信息量。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定向性强,有强大的后台数据库的支撑,信息可随时更新。这种成本较低的营销方式完全解决了传统媒体广告无法精准覆盖目标受众的矛盾。”许长智用一个十分传神的诗句来形容目前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日益紧密的社会现实:“忽如一夜春风来。”
对于自己在整个产业链下游的“草根”地位,许长智其实非常自豪:“真正托起中国互联网经济终端化、普及化的正是我们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企业。”许长智分析道:“百度、新浪不可能在全国各地开分公司,它们只能与我们合作,做本地化服务。自创立始,雷迅直接面对的就是互联网经济中为数最多的用户——中、小企业。”
对于互联网的商业化运营,许长智有着类似于揭示行业本质的理解:“任何高科技,它再伟大、再前沿,都只是一瞬间。只有走下神坛、完成终端化,才能实现升值。教育用户的成本虽然高,但也可能因此成为最大的赢家!”许长智说:“我对互联网应用领域有着无穷无尽的兴趣”。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踏实与智慧兼备的“牧师”,一步步落实了向基层普及网络应用的“布道使命”。
困境
许长智钟情于网络营销由来已久,他早就说过,代理3721,他在乎的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在于众多代理商创造了一个市场,形成了一个产业。2003年,许长智以很低的“象征性价格”,把自己49的股份稀释给了一同创业的6位元老,雷迅由一家私人独资企业变成了股份制企业。
许长智说:“房子啊、车子啊,从来都不是我追求的目标,只是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附加品。”许长智对他所从事的“网络广告业”怀有信仰,他坚信,雷迅这些年苦心经营的网下分销渠道在今后的商品供求中必然占据重要席位。转让股份,就是激励全体员工向着这个奋斗目标努力。
进入2006年,3721代理商的“幸福时光”有点不好过了。命运多舛的3721两易其主,现在的主人马云甚至宣布用“阿里巴巴”或“Alibaba”品牌替换“3721”品牌。马云对3721的淡化使网络实名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像雷迅这样一批拥有庞大客户群体,并有着丰富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终端销售经验的草根队伍,在2006年相继出现了“有枪没弹”、“ 无米之炊”的困境。
经过5年的积累,胶东地区的中、小企业普遍开始依赖雷迅代理的网站运营和在线营销等业务。雷迅是许长智苦心打造出的第一块青岛互联网服务企业名牌。难道就此止步?
新纪元
其实,在“渠道为王”的时代,像雷迅这样手中切实掌握用户资源的“草根公司”已经形成了一股可以凝结的力量。即使3721不在了,完整的盈利模式和营销渠道一样可以在互联网里过上舒服日子。
日前,许长智第一次向本刊独家透露了他的重大行动:2006年初,雷迅等13家公司得到了中国最大的风险投资机构——软银赛富的青睐。软银赛富将投入2000万美金,缔造一个“航母”型网络营销集团公司。经过迅速的资源整合,13家公司旗下的50家分公司被重组为5大“战区”,即将在3月底更换统一的品牌“天下欣网”,由许长智担任华北大区总经理,统领整个山东和东三省的业务。许长智将用更大的诚心和智慧,把“雷迅模式”扩展到整个中国北方地区。
“从现在开始,任何技术、任何厂商进入天下欣网,就等于进入了覆盖中国最发达地区的全国市场。我们一心做好销售,不参与产品的生产。但我们可以为厂商提供产品的定向分析报告,”许长智意气风发地说:“将由我们来告诉厂商该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因为我们最了解市场的需求。这种竞争力是不可复制的。”
许长智面对的大部分利润归上游厂商所有的情况也将改变:天下欣网结成了国内第一个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渠道整合的企业联盟,对中国互联网产生了格局性的影响。今后,渠道在手的许长智再与百度、新浪等门户网合作的时候,将会在更为平等的地位上与其深度合作。